“穷人思维”的特点是量入为出,“富人思维”特点是目标导向——穷人思维之忽略目标本身
超市里的商品打折,有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格,原价是 300、250、200 ,现价一律 150 。根据售货员的经验:穷人更倾向于买大的——省钱,有钱人更倾向于需要的尺寸——自己的需求。
这就是“穷人思维”造成的第二个更重要影响,《稀缺》一书称之为“管窥效应”:指人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,但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判断力下降。
什么意思呢?因为“穷人思维”让我们过于关注于拥有的资源本身,所以常常忽略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,比如——你的目标。
举个例子:
几年前,一位太太说要买一套学区房。而先生把家里的钱给她一算,连首付都不够。于是建议妻子,等钱再攒多点吧。
然而,胳膊拧不过大腿,最后首付还是给太太凑足了。穷人买房大多有这样的感受,当时认为不可能的事情,只要下定决心,后来也就办成了,想想也没那么难。
其实,论理财的能力,先生绝对在太太之上,他有十几年的投资经验,市面上再复杂的金融工具也掌握得一清二楚,而太太连买个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问人家保不保本。
但在这件事上,先生却从一开始就陷入了“穷人思维”——不去思考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,而是首先考虑自己的钱够不够。
“穷人思维”的特点是量入为出,“富人思维”特点是目标导向。
穷人思维买房,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,月收入多少还贷?再倒过来推算,自己该不该买房,买什么房。
富人思维买房,首先问,我要不要买房,想买什么房?然后再算,还差多少,怎么解决。
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,那么我们就不能以“资源不足”为理由,去否定这个目标。这就是有钱人告诉我们的,至关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。